当前位置>>历史上的今天>>正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成立
蒋纬国在台北病逝
《巴塞尔公约》修正案获通过
国际考古学家小组发现最早人类化石
《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
国际呼救信号由GMDSS代替SOS
首次横穿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驶入北京
北海石油平台爆炸
英国给一个两月半男婴移植心肺成功
马里共和国独立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出生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1892年07月23日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导读关键词中国第一孙中山李鸿章洪秀全兴中会郑观应海军慈禧英国美国清朝     
1892年7月23日,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于1878年12岁时随母去檀香山就学,中法战争前夕返国,先后入香港中央书院、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香港西医书院(大学)学习。7月23日,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随即在澳门、广州两地行医。但是,孙中山很快就弃医从政,走上反对清王朝的道路。其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归结起来:一、孙中山出身贫寒,16岁入私塾,受过儒家思想教育,但在檀香山英国、美国教会办的中学中,他更多地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这有利于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二、孙中山的家乡,既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如升平社学、太平天国革命、三合会起义等)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孙中山从小深受反清革命意识的影响,乃至于后来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命。三、中法战争前后,民族的苦难,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媚外卖国政策,促使年轻的孙中山立志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还在求学期间,他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常与志趣相投的同学议论时政,倡言无敬朝廷,与陈少白、杨鹤龄、尤列三人,被人称为四大寇。同时,还结识会党人士,与创办西医书院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何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郑观应等关系密切。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没有任何结果。此时中日战争爆发在即,而清朝统治者却照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忙着为慈禧准备60大寿庆典。深感民族危机的严重,目睹清朝统治的黑暗腐朽,有国手之称的名医孙中山,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为重要,[lsjt.org]同年秋即到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从此开始了他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程。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人人网
网站介绍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扬州人才网

仪征生活网
提醒您,买餐具、茶具、杯子就到《仪征生活网》

地址:仪征鼓楼街负一楼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