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上的今天>>正文

首批维和部队进驻东帝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
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逝世
中国象棋网络公开赛开赛
台湾“重返联合国”图谋连续三年失败
国际《核安全公约》签署
我国首座现代化海洋采油平台建成
我国建成人工海洋
中国科技大学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诞生
曾国藩、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老舍在北京投湖自尽
1966年08月24日

          老舍在北京投湖自尽导读关键词老舍英国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塾,后转读小学。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国文教员。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先后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等长篇小说。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创作《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长短篇小说。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此间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小说《正红旗下》等。 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辑有《老舍文集》。    
1978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老舍先生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老舍先生是著名作家。他把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文学艺术事业。他在创作上积极勤奋,著作丰富。解放前,他写了《骆驼祥子》等许多文学作品,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给了他新的艺术生命,他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许多文艺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荣称为人民艺术家。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人人网
网站介绍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扬州人才网

仪征生活网
提醒您,买餐具、茶具、杯子就到《仪征生活网》

地址:仪征鼓楼街负一楼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