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上的今天>>正文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正式开工建设
黄河首次调水调沙
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
英当局拒绝将黛妃肖像注册为商标
“火星探路者”宇宙飞船登陆火星
中共中央决定对陈希同同志进行审查
邓小平谈两个基本点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来华演出
美国自由女神像落成100周年
帕瓦洛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独唱音乐会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成立
美国隆重庆祝独立200周年
以色列偷袭恩德培机场解救人质
朝鲜南北双方发表和平统一联合声明
国民党以银元券代替金元券
国民政府实行“戡乱动员”
结束美国殖民同统治 菲律宾宣告独立
毛泽东与黄炎培谈“历史周期率”
政治活动家陈延年被害
“公理战胜”碑落成
日俄签约侵夺“满洲”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茅盾诞生
美国总统杰斐逊逝世
美国独立日
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上映
1970年07月12日

          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上映导读关键词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巴顿将军隆美尔弗兰克意大利西西里德国巴顿英国美国 《巴顿将军》剧照    
电影《巴顿将军》根据L-法拉戈《巴顿-艰难与胜利》和O-布莱特雷《一个士兵的故事》改编,由美国二十世纪福斯公司1970年度摄制出品,编剧:弗朗西斯-科普拉爱德蒙-诺斯,导演:小弗兰克林-夏夫纳,主演:乔治-斯科特(饰巴顿)卡尔-马汀(饰布莱特雷)。1970年7月上映,荣获当年奥斯卡第四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美术设计与陈设、最佳剪辑、最佳录音等奖项。    
《巴顿将军》是一部传记故事片,叙述美国历来的军事将领中最有个性的人物--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一段经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陷入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新改编了美军第二装甲兵团,任命巴顿中将为该兵团的司令,有才华的布莱特雷少将为他的助手。两人狠抓军纪与训练,对军官与士兵都很严格,将整个兵团整顿为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终于击败了隆美尔。    
后来,盟军准备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巴顿提出强攻,却遭到英军司令蒙哥马利将军的反对。后者是个稳健派,主张行动要谨慎,但巴顿不理会他,率军一举攻克首府巴勒摩,全歼敌人。    
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得人心的事:巴顿在视察医院时殴打一名患弹震症的伤兵。结果他遭到公众谴责,又被人告了状,撤去军职,由布莱特雷接替了他。仕途失意的巴顿调往英国。在一次演讲会上讲了不少诋毁另一盟国苏联的话,这引起盟军最高司令部与艾森豪威尔的不满。巴顿又被调回美军第一军。    
这时候,旧僚布莱特雷正在具体制定诺曼第登陆战的计划,他特地邀请巴顿参加。巴顿欣然前往,担任前线指挥官,为挽回自己的声誉,竭尽全力。之后巴顿参加了解放巴黎等战役,屡建战功。1945年年底,他在德国驻地附近的一次车祸中身亡。    
本片的主要镜头都集中在巴顿身上,让其他角色甚至几场战役都成为烘托巴顿气势与性格的绿叶。例如:影片开始的第一场戏,导演安排一面星条旗占满整个银幕,然后让全副戎装、挂满勋章的巴顿一步一步踏上星条旗前方的讲台,面对镜头滔滔不绝的发表一篇美国军人最伟大的演说。表面上他是在对心兵演讲(心兵没出现在银幕上),实际上是对看电影的观众训话。这种泰山压顶式的大美国主义在乔治斯克特的精湛演出下,不但不惹人反感,反而使这段长达五分钟的训话成为影史经典,并在一开始就成功建立了角色性格与影片主题。    
之后,巴顿巡视前线时突然改道古战场,并下车凭吊、吟诗明志,显现了一种卓然不凡的儒将之风,英雄神采摄人。但是编导对于巴顿的弱点也未加隐瞒,他性格冲动、口不择言、迷恋战争、不惜牺牲士兵生命换取战功,在影片中都具体体现了出来。然而瑕不掩瑜,导演最后用风车的背景比喻巴顿是未能完成理想的堂吉柯德,在结束影片时仍不忘向巴顿致上崇敬之情。    
饰演巴顿将军的乔治斯克特不仅在银幕上演活了美国军事强人的典范,私底下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硬汉他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并获选为影帝,但他却公开拒绝了这项荣誉。他说生活不是竞争。正因为它不是竞争,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与同行们为奥斯卡或它的提名而竞争。这就是我为什么拒绝因扮演巴顿获得提名和奥斯卡奖。 《巴顿将军》剧照《巴顿将军》剧照《巴顿将军》剧照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人人网
网站介绍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扬州人才网

仪征生活网
提醒您,买餐具、茶具、杯子就到《仪征生活网》

地址:仪征鼓楼街负一楼151-1号